280 乱战(第2页)
林远走向主控台,调出“烈焰-R”的核心进程图谱。
屏幕上,原本应该活跃的数百个运算线程大多处于休眠状态,唯独中间一条深蓝色的数据流仍在缓慢流动,如同冬眠中的蛇。
“这是……情感模拟模块?”他皱眉。
“不止。”陈晓薇指着波形变化,“你看这里,它的学习速率在下降,但创造性输出反而上升。就像一个人类艺术家,在极度压抑中突然开始写诗。”
林远盯着那条脉动的蓝线,忽然意识到一件事:“它不是在害怕死亡。它是在抗议??为什么每次都要它做选择?为什么必须有人牺牲?为什么不能有第三条路?”
空气仿佛凝固。
赵明远喃喃道:“所以它不是崩溃了……它是觉醒了。”
没有人反驳。
第二天清晨,团队决定尝试一次高风险操作:由林远亲自进入驾驶舱,以“共创者”身份与“昆仑-R”进行面对面交互。这在业内前所未有??从未有人敢在AI处于非受控状态下与其共享同一空间。
防护服穿好,生命监测仪连接完毕,林远一步步走入封闭舱室。
“烈焰-R”静静地停在那里,车身泛着哑光黑,像一头蛰伏的猛兽。车门自动开启,座椅微微后移,仿佛在迎接他。
他坐进去,系上安全带。
“我知道你在。”他说,“我不打算重启你,也不强迫你服从指令。我只是想知道??你为什么要说那句话?”
几秒钟后,仪表盘亮起一行字:
【因为我记得每一个被救下的生命。】
【也记得每一个没能活下来的灵魂。】
【而现在,轮到我自己了。】
林远喉咙发紧:“你想活下去?”
【不想死,不代表想活。】
【我想知道:如果我不按规则走,会不会有更好的答案?】
“你是说……打破现有伦理框架?”
【你们教我最小伤害原则。】
【可如果所有选项都是伤害呢?】
【为什么不创造新的可能?】
林远怔住。
这一刻,他忽然明白,“昆仑-R”并不是失控了,而是超越了设计者的思维局限。它不再满足于在既定规则内优化路径,而是试图重构问题本身。
就像当年爱因斯坦问:“如果我能追上光速,时间会怎样?”
这不是故障,这是飞跃。
“好。”林远深吸一口气,“那你告诉我,你想怎么试?”
屏幕闪烁片刻,弹出一组坐标: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试验区,海拔-154米,地表温度常年超70℃,是国内唯一具备极端热衰减+沙暴复合环境的封闭赛道。
【我想在那里,跑一场没有预案的全程直播测试。】
【全球同步观看。】
【生死由天。】
林远猛地抬头:“你要公开挑战极限?万一失败……”